(新春见闻)走近国家级非遗摆手舞:起舞“阳光照耀的山坡”******
中新社湖北来凤2月2日电 题:走近国家级非遗摆手舞:起舞“阳光照耀的山坡”
中新社记者 郭晓莹
“舍巴喔(摆手哟)!”农历正月初十,在湖北省来凤县百福司镇舍米湖村,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摆手堂里,“鼓王”彭承金一声吆喝声,划破了土家山寨的宁静。
“恩祖勒玛(来哒)!”20多位村民高声应和,围着“普舍树”,踏着铿锵的鼓点跳起了摆手舞。
锣鼓声中,众人甩同边手,迈同边脚,躬腰屈膝,蹁跹进退。74岁的彭大丙老人是男性舞者中的佼佼者。他的舞姿干净利落,粗犷有力,质朴刚劲,有“龙行虎步”之风。
“别看我年纪大,只要锣鼓一响,我就要跳。”老人说,跳摆手舞就是要吃力(使劲)。
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摆手舞是流传于酉水流域土家族的一种祭祀舞蹈,以载歌载舞的形式讲述土家族的民族迁徙、狩猎征战及农事活动的故事,已传承千年之久。清朝土家族诗人彭施铎曾描写其场面:“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诗中的“福石城”就是来凤县百福司镇。“舍米湖”是土家语,意为“阳光照耀的山坡”。舍米湖村是原生态摆手舞的发源地,村里600余人,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孩童,皆会跳摆手舞。
“土家鼓王”彭承金是舍米湖原生态摆手舞第27代传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彭承金数百次亮相各类舞台,传授摆手舞上千人次。
多年来,彭大丙、彭承金一直致力于保护、传承、弘扬摆手舞文化,展示摆手舞风采。他们和村民一起“摆”进了上海世博会、西安世园会,“摆”到了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
彭承金说,摆手舞带着土家族人从乡野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
然而,随着村民越来越多地走出大山读书、务工,传承人群自然降低,摆手舞也一度面临后继乏人的危机。“摆手舞的传承应是开放、面向未来的姿态。”百福司镇镇长汤超说。
为保护传承摆手舞,来凤县设立了百福司镇文化生态保护区。该镇实施“土家族摆手舞”传承计划,组建了全民摆手舞教学队伍,推动摆手舞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景区、进社区、进农村,让饱含了土家族历史积淀的摆手舞,融入今天的生活现实。
年后,舍米湖村日渐恢复宁静。“哐咚咚、哐咚咚”的鼓声,却依旧在群山间回响。(完)
2023年“欢乐春节”庆典音乐会柏林举办******
中新社柏林1月16日电 2023年“欢乐春节”庆典音乐会暨《民族盛装》图片展开幕式16日晚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下称“中心”)举办。活动共吸引了150多位中德嘉宾出席,多位旅德知名中国音乐家和德国音乐家为来宾奉上了一场中西合璧的视听文化盛宴。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公使曾颖如在致辞中表示,春节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佳节,也日益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多年来,德国各地春节庆祝活动丰富多彩,“欢乐春节”文化品牌更是为德国民众所熟知和认可,成为传播中华文化、让德国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和载体。随着新冠疫情日益放缓,中国及时调整了疫情防控政策,并颁布实施了中外人员往来便利化举措,相信在新的一年里中德文化和旅游等各领域交流将迎来不断前行的蓬勃动力。
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孙勤航表示,每年中心都会举办欢庆春节的活动,深受柏林民众欢迎。今年中心将推出以“欢乐春节”为主题的线上和线下系列庆祝活动,包括音乐会、展览、电影、文化沙龙、视频图片展播以及春节文化体验等形式和内容。今年中心也将迎来成立15周年庆典,中心将继续致力于向德国公众全面介绍中国的发展状况和成就,促进中德两国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音乐会开场曲目《即兴曲》和《晋调》由中德艺术家合作演奏,音乐会演奏作品既有《浏阳河》《大浪淘沙》《红梅赞》《春江花月夜》《彝族舞曲》《雨莲花开》等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传统曲目,也有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圆号三重奏》、贝多芬《春天奏鸣曲》《加森豪尔三重奏》等西方经典曲目,体现出中欧文明的交流互鉴。
来宾们纷纷表示,这是一场令人难忘的精彩演出,是对新年最美好的祝福。
当晚,《民族盛装》图片展同时开幕,该展通过多彩绚丽的民族盛装,为观众呈现中华民族历史变迁、经济发展、文化演进的壮阔画卷,展示中国各民族团结一心、各美其美的和谐景象。(完)